三个月 我爱上了这里
三个月 我爱上了这里
刘玉霞 陕西未来能源项目部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我来陕西未来能源项目部已经三个多月了,回想起初来时的情景,一切还都历历在目。
不可否认,来工地之前我也曾有犹豫过。朋友们都劝我,“工地的条件很艰苦,不适合女生去的”,“你从来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,能照顾好自己吗”,“听说那边冬天特别冷,会降到零下20多度呢”……那时,我也不禁在心里问自己:我能适应那样的环境吗?但是,如果我是因为害怕吃苦,而没有努力过就放弃了,以后肯定会后悔的。哪怕是以后真的适应不了,坚持不下去,最起码我努力过,也不会有遗憾了。
记得我们的火车是在凌晨到达榆林火车站的,一出站台就看到项目部刘经理他们已经早早地在出口处等我们了,他们帮我们把大包小包的东西装上车后,开车载着我们回项目部,一路上还不时地叮嘱着我们,“这里昼夜温差大,早晚要多穿点衣服”,“这边的海拔高,紫外线比较强”,“咱们项目部位于沙漠边缘,风沙会稍大一些” ……这些话使我们对这里的陌生感一下子少了很多。到了项目部后,我们宿舍的床铺已经铺好了,壶里的热水也满满的,那晚虽然很冷,但我们的心里都暖暖的。
让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,来项目部第二天,就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兖矿榆林100万吨/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“百日会战”启动仪式,通过业主领导陈总的讲话,我了解到,我们所要建的项目是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工程,是全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。能成为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,作为迪尔的一名员工,我倍感自豪和荣光。
当然,工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,刚来工地时的新鲜感很快就被这里的风沙吹散了。由于是建设初期,项目上经常停水断电;有时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,盆碗都得用上。可是,我也因此看到了工地上更感人的一面:停电时,项目上提前给我们准备了蜡烛和应急手电筒;停水时,项目上也都会提前通知我们,就算是突发性停水,后勤的阿姨也都会帮我们接好水,这种温馨和谐的场景至今仍在我的脑海出现。虽然工地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,都与我以往的生活全然不同,但在同事们的关心与照顾下,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。
许多人说,你刚来,一切都还新鲜,待上几个星期你就会受不了这里单调的生活了。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,我不但没有受不了这里的生活,反而觉得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非常充实。这里虽然没有都市夜晚闪烁的霓虹,但这里有一片纯净的星空;这里虽然没有高楼林立,但这里有一片广阔的天地,等着我去挥洒青春。
曾听人说过,草原放牧人的家在帐篷里,放牧到哪里,家就在哪里。其实在我心里,迪尔就是一片大草原,工作在哪里,心就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