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的迪尔 写给迪尔改制十五年
心中的迪尔
写给迪尔改制十五年
冯国林 直属项目管理部
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:“迪尔在我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。”
翻越高山、穿过戈壁,在茫茫沙地上,塔机高耸、钢架矗立,黝黑的脸庞对你绽放出兄弟般的笑容,哦,这,就是迪尔。
城市中央、高楼大厦、衣装革履的白领与你高谈阔论,共叙天下大势,这也是迪尔。
迪尔,不止一面,他可以粗犷、豪迈、壮阔,也可以睿智、从容、潇洒。他像一个战天斗地的勇士,总是挺立在艰苦绝决的环境里,感受着机器轰鸣的伴奏;又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儒者,文化兴企、关怀备至,流露出人文的礼遇。
迪尔是优秀的,配得上一切赞美的词汇,但他十五年前的样子并不是这般华美。记得看过一张大院儿的老照片儿,他的近景是筒子楼,远端是两排红砖砌成的平房,一栋四层高的小楼在这些建筑中就异常显眼了。不管你承认与否,我们的家曾经就是这般陈旧而寥落,诠释的正是公司改制前的真实写照。
让我们顺着思绪一路追忆,时光回到九十年代初,那时公司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一面是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产生的翻天巨变,一面是老体制束缚下国企发展的举步维艰。僵化的机制、陈旧的观念让公司矛盾重重、乱象横生。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,新的领导班子于93年底正式上任,他们满怀改革与发展的豪情,揽狂澜于既倒、扶大厦之将倾,经过六年的酝酿,于99年将公司改制,把一项项饱含智慧与勇气的政策颁布实施。
99年,“人事、用工、分配”三项制度改革,从根本上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;03年,坚定“走出去”的发展战略,不断开拓省外市场,“鲁班奖”、“泰山杯”工程层出不穷;06年,推行“两个转变”即“由劳动密集型向市场、管理、技术密集型转变,由综合性施工向专业化施工转变”战略,公司人员结构不断优化,经济效益不断提升;09年,区域化整合,减少了行政支出,提高了运行效率;11年,提出“做实做细做强安装业”战略,推行全面预算管理;13年,新的“两个转变”出台,即由“市场、管理、技术密集型”向“管理服务创新型”转变,由“做大做强”向“做强做大”转变,使公司效益与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。
改制十五年,迪尔兢兢业业、脚踏实地,施工产值逐年提高。
改制十五年,迪尔锐意进取、奋发图强,获得荣誉无数,硕果累累。
改制十五年,迪尔风尘仆仆,一路走来,声名远播大江南北,五湖四海。
至此,迪尔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越发清晰,他有着深邃的双眸,总能准确地判断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,成功地实施战略规划;他有着勤劳粗壮的手臂,孜孜不倦,攻坚克难,实现了一个个工程圆满竣工;他有着矫健沉稳的双脚,想到哪里,就要走到哪里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……还有,就是他身上最为宝贵的优点:敢于除旧立新、顺应潮流,永远都保持处子般的激情与活力,正是这种激情与活力造就了迪尔十五年的辉煌成就,十五年的卓越不凡。
回首过往,我们心潮澎湃,辉煌的成绩让我们信心百倍;展望未来,我们豪情万丈,宏伟的事业让我们斗志昂扬。为了迪尔“健康、有为、长青”的美好愿景,让我们与迪尔同心,继续开拓进取、奋发图强,创造下一个辉煌十五年。